德文B1.2超級密集班完課心得

德國 Goethe Institute 線上課程 2024.09.16–2024.10.07

法蘭克福老城區,Photo by Michelangelo Azzariti on Unsplash

💡英文版可以看這邊
German B1.2 Intensive Course — Courses Information & Content
German B1.2 Intensive Course — Personal Reflections

上週一剛上完B1.2,所以趕快來寫熱騰騰的心得,其他前面級數之後再補。那我們就進入正文吧!

前情提要:我從今年(2024年)四月去法蘭克福時開始學德文,從A1開始,目前上完A1、A2.1、A2.2、B1.1、B1.2五個超級密集班,A1、A2.1、A2.2三個級數上的是實體課程,B1.1、B1.2兩個級數上的是線上課程。

以下是課程的基本資訊

開課單位

德國 Goethe Institute(歌德學院),更多資訊請參閱 Goethe Institute DE

日期時間

2024.09.16–2024.10.07(中間因10.3為德國國慶日/德國統一日,放假一天,所以課程順延至10.7結束)

上課時間為三週,星期一到五,每天的德國時間(GMT+2)早上9:00到中午1:15,換算成台灣時間為下午3:00到晚上7:15

價格

超級密集班,線上課程為 899 歐元(若想上實體課程則為 1099 歐元)

師資

Nina

使用教材

Menschen B1.2課本+練習本,和老師自編的投影片和課程筆記

上課地點

線上

課堂人數與同學組成

人數共16人,1位老師帶15位學生。同學來自世界各國,瑞典、義大利、烏克蘭、馬其頓、台灣、印度、阿聯酋、秘魯、巴西等等,一半以上都是歐洲人。不少同學都已經在德國住過好長一段時間。年齡層大約介於25–40歲。

接下來是課程內容

學習主題

進入到B1.2後,一開始滿驚訝的,這級的主題都是比較正式、嚴肅、比較「硬」的主題,基本上沒什麼像之前級數各種生活化的主題,很明顯感受到在B1這個級數的學習目標與期望是:身為一個外國人,能在德國獨立完成更多有挑戰性的生活任務,更暸解、融入德國文化與社會,並有能力進行不同議題的深度討論。

這個級數課本的主題涵蓋:語言所造成的誤會、成人繼續教育、工作申請、人物傳記、政治與社會(討論政治立場等)、旅遊業、德國與鄰近國家歷史、環境保育、與對未來的想像。

附上網路上找到的Hueber出版社提供的Menschen B1.2課本目錄,給需要的讀者參考:

Menschen B1.2課本目錄,圖片取自Hueber出版社的網路公開資源

我對主題的想法

基本上我覺得這些主題雖然相較起前面級數雖然更難吸收,但其實真的很有趣,出乎意料地,人物傳記、德國歷史與環境保育,這三個主題是我一開始聽到可能會覺得無趣,但後來收穫很多的主題!另外,工作申請是非常實用的主題,課文中有教職缺閱讀與動機信撰寫,動機信撰寫真的是符合德國文化的寫法,簡潔明瞭,和我自己之前上職涯教練課程所教的英美式寫法,需要用更強烈的字詞去強(吹)調(捧)自己優點、和用條列式列點自己的專案成就,真的是滿不一樣的書信溝通方式。總的來說,課本中的主題與情境,我自己認為對於想學習以德國社會常規行事的外國人是滿有幫助的教材。

我覺得從課程主題安排就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文化與價值觀,尤其是在環境保育這課我的感受最深刻,在台灣雖然我們也談環保減塑、也做資源回收,但在生活中其實很少聽到身旁有很多討論,在這次課堂中,老師帶著我們討論各種環保議題相關的單字(如碳排量、環境污染、再生能源等等)與想法,並且讓我們以減塑為題寫一篇小論文(超難!),還在課堂上對於熱愛旅行常常飛來飛去的我靈魂拷問「對於飛行的碳足跡的想法是什麼?會因此減少旅行嗎?」,都讓我深刻意識到德國/歐洲國家對於環境保護議題的重視(再次發現文化真的好不同呀)。

老師的教學方式

我個人真的是學習表現和動機都很取決於老師教法的一個學生。

這次的老師Nina的教學方法很活潑,特點是課堂間安排很多分組討論練習,通常一堂4個多小時的課程會有2~3次的分組討論,而討論完就會讓各組報告討論的結果。我第一次遇到這種教法的老師,很新奇、大幅提升聽力與口說的練習時間,也比較不容易睡著,但有時遇到調沒那麼合的同學,在討論時就會很尷尬。

另外有件神奇的事情,以台灣人來說,通常學到英文以外的外文時(日韓文除外),英文程度普遍都滿好的,但是我在這次課堂上發現,很多歐洲同學的第一外文直接就是德文,基本上只會自己的母語和德文,很多德文都比英文好超多,因此在小組討論時,還是都會以德文為主,像我有時聽不懂同學們講很快又有口音的德文時,也很難有同學願意用英文和聽不懂的人解釋,除了因為他們覺得這是德文課就應該講德文之外,也是他們無法像使用德文一樣流利地使用英文,這點是讓我滿訝異的一件事情與觀察到的不同,也因此當我聽不懂時,遇到有同學和我同病相憐想一起偷懶用英文聊天或討論,或他們自己德文有懂還願意用英文和不懂的同學解釋時都覺得超溫暖的XD。

老師另外一個特點是作業超~級多哈哈,除了練習本的習題外,老師幾乎每天都會安排寫作練習讓同學練習,寫完再寄給老師改。每週也會有個大的練習,前兩週的週五各安排一次個人上台口說報告練習,第一週報告自己選擇的人物傳記(我選擇的人物是達爾文),第二週選一張照片介紹自己國家的景觀,第三週則是安排寫一篇環保與塑膠垃圾的小論文,我選擇的主題是「塑膠垃圾對海洋生物的影響與改善方法」。

結論是我還滿喜歡這位老師,也覺得從她的課程中學到很多。👍🏻

個人心得與想法

我上這個課程的心路歷程

第一天上課時我就被嚇到,一方面是距離上一門B1.1課程隔一個月,聽力口說都有點忘記,再來就是我發現和B1.2課上同學相比,好幾位同學的德文口語能力相當好,一直和老師嘰哩呱啦來回聊天,語速快還可以講很久,我馬上心態上就破防了,下課後請老師留下來,和老師討論覺得我的程度適不適合這門課程。老師說她在課堂上對我的觀察,可能是比較害羞、所以話較少,但是沒有明顯覺得我程度比別人差,而且我現在的程度如果回去上上一級數的話會覺得太無聊,所以建議我留在這班。

我自身的觀察是,我的口說是源自於聽力聽不懂,但德文學習的其他部分,文法、寫作、閱讀等老師上課時我都聽得懂,之前的級數也沒有大問題需要重新上過一遍,因此就聽從老師建議留下。

在整段課程中,其實我是有些吃力的,也常常很挫折。這個級數的課文多了很多長的生字,基本課本的一課下來至少就累積40–50個生字,真的很難消化,要閱讀起來也更吃力。變成在課堂中如果要快速掌握現在的進度,與被老師點回答問題時能即時回答出來,我需要大量的借助Google翻譯來幫助我快速掌握重點,有時也會請Claude AI直接跟我解釋文法,同時搭配老師的講解與講義。

燒腦的上課節奏到下課時真的都精疲力盡,下課後到隔天上課,每天至少都還要再花兩小時才能寫完這位老師出的作業量,如果要再複習當天的內容時間就要再加上去。但是真的一定要寫作業!!才能更理解當天上課教的,有沒有寫作業吸收程度差超多。

整段課程期間每天就在「上課了」 →「同學講好快聽不懂自己程度好差」 →「今天學了好多新東西好有趣」 →「下課了今天作業好多」→「(寫作業)原來老師今天教的這個完全理解後是這樣用」的各種心情循環中渡過,雖然很挫折,但充實的學習進度與知道自己有在進步,真的很令人快樂。可說是痛苦並快樂著,幸好撐過去了,朝著在異鄉開創新生活的目標慢慢邁進。

推不推薦?

我自己覺得德國 Goethe Institute 的課程品質真的很好,老師和同學都很認真而且同學基本上程度也都很好,滿推薦的。

對於像班上很多同學是住在較偏遠、當地沒有德文語言學校的小鎮,或是有在上班沒空去學校,這些無法上實體課程的人,我認為這個課程是很好的選擇。但如果有彈性可以上實體課程的話,我自己是實體課程上課成效好非常多的人,也會優先選擇實體課程,當初選擇線上課程是因為真的時間區段找不到其他相似適合的課程。

另外也可以依自身有空的時間與能負荷的學習速度,去選擇密集班或是非密集班。

目前下一步的德文學習規劃

上完B1.2後,我想說先暫緩馬上接續B2.1課程的步調,先把我的聽力與口說補起來,不然馬上接著下一級數課程學習成效也不會好。原本安排報名台灣歌德的十月B1檢定班,希望十一月去德國後能考過B1檢定,但後來人數不足取消開班,其他德文學校也都沒有適合我這個程度的十月份班級,因此就只能自己找一對一的家教。

目前十月到十一月去德國前的德文學習規劃就是,自己複習B1.1和B1.2的課程,把之前上課無法完整吸收的部分重新看過一遍。另外找德文家教或語言交換,維持語感。如果今年年底考過B1檢定,一定是件很酷的事!!

💡英文版可以看這邊
German B1.2 Intensive Course — Courses Information & Content
German B1.2 Intensive Course — Personal Reflections

--

--

艾莉在路上 | Ellie On The Way
艾莉在路上 | Ellie On The Way

Written by 艾莉在路上 | Ellie On The Way

Software Engineer/ Front-end/ UIUX 💡中南美洲數位遊牧中 ✈️ You can find me ⬇️ https://linktr.ee/ellie.yang

No responses yet